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反國民教育集會 彰顯港人良知與情操



圖片來自timable facebook

昨晚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政府總部一片黑衣人海,似乎自零三年七一大遊行後,很久已沒見過這麼壯觀與震撼的場面。主辦單位表示,昨晚出席反國民教育集會的人數有十二萬之多。這一晚,香港格外美麗。

自從政府宣佈落實於香港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科後,社會上開始出現不少顧慮和反對聲音。林煥光說,如果政府看見一隻「大象」走出來,便會作出恰當的對策。七月廿九日,學民思潮發動反國民教育大遊行,可是政府卻提出「先推行後檢討」的建議,完全沒有把市民的意見放在眼內; 又意圖把責任推卸到學校上,卻暗中向學校施壓。即使其後有多位學生及市民參與絕食,政府也不為所動。屢次令人失望的回應,令本來沈默的香港人終於醒覺,知道我們面對著怎樣的危機,開始站出來,以穿黑衣、連日包圍政府總部的方式對當權者表達不滿。

對於國民教育,筆者早已抒發了個人的看法 (見另文: 推行國民教育 隱憂有理),只是沒料到梁班子的「效率」如此高,上任兩個月便已成事,原來對梁班子來說,國民教育比民生政策更有迫切性 (直至現在民望崩漬,梁才「宣佈啟動」港人港地,以轉移視線)。筆者雖然已經過了求學時期,但知道學生是香港的未來,難道我們忍心下一代接受國民教育的洗禮而不作聲?  畢竟自己也曾經做過學生,一直以來相信教育、尊重教育。在筆者眼中,教育應該具備以下元素:

1) 教導學生客觀正確的學術知識;

2) 培養學生的品格修養;

3) 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別是非的能力


現今香港的學生早已有中國歷史、通識等課程,沒有必要把國民教育獨立成科,推行國民教育的動機,實在顯而易見 - 中央認為香港人民心未歸向,要從小朋友入手,所謂的國民「教育」,乃一種管治手段。雖然明知動機如此,筆者還是下載了國民教育的指引,發現當中有部分篇幅提及要令學生「體會國情資料背後的豐富情感,因而產生觸動」。可是情感,不能以思想灌輸的形式去建立,而是透過真實的體會。愛國,也不應該有一套標準的方式,一定要用盲從、歌頌去表達,每年六四市民在維園悼念六四死難者,也是一種愛國、關心同胞的表現,只是不符合共產黨的「愛國」標準。

反國民教育,並不是因為筆者覺得香港學生不需要認識中國的發展,筆者反對的是:

1)  偏頗、選擇性地頌揚國家偉大,而忽略國家的不足或問題的國民教育,以及用既定準則衡量學生「愛國情操」的評核方式

2) 政府先斬後奏,拒絕聆聽教育界及學生意見的硬推手法


筆者相信中學生已有一定的批判思維,即使接受了國民教育,也能選擇性接收及予以個人見解。但小學生大部分尚未建立好獨立思考的能力,猶如白紙一張,老師說的便是道理,在小學推行國民教育,難免造成洗腦的疑慮。

適逢立法會選舉將至,國民教育成了一個選舉擂台的重要議題。有建制派議員更指學生是被泛民利用的政治工具。筆者實在不想浪費筆墨回應這些歪理,只是想說,學生的行動完全是自發性,他們是受國民教育影響的一群,表達意見也是合乎情理,是次行動並不是任何政黨號召,有份參與的市民來自不同背景,有家長、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在職人士、有退休人士,他們只是懷著一個共同信念,就是保衛香港的價值。至於有沒有政黨從中「抽水」爭取選票,筆者不會評價,但與其說是「抽水」,筆者更覺得是讓市民看清建制派的真面目。平日小恩小惠從不吝嗇,但面對大是大非的問題,或是迴避退縮,或是依俯政府立場,其面目一覽無遺。


反國民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抗爭。至今特首雖然作出回應表示願意溝通,實際上卻再施手段,以「預備會議」拖延,毫無誠意。今天可能市民已經知道,如果現在不站出來,將來連站出來的機會也沒有。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及市民的表現非常冷靜理智,守秩序、零暴力,以歌聲、靜坐、分享等去表達意見,反映香港人的素質與修養。雖然一切的付出都可能不會扭轉結果,但為著我們的核心價值,為著我們下一代能對國事有自由思考的空間,堅持是值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