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李昊嘉新碟《Enchantment》聽後感
在香港要當一個歌手,有很多「潛規則」: 例如要簽一家唱片公司,最好是有規模的,可以為歌手宣傳做勢、爭取獎項; 又例如要做很多與音樂無關的工作,拍電影、拍電視劇、拍廣告、上綜藝節目玩遊戲,以增加曝光率。再有才華、有實力的歌手,要在樂壇找一寸立足之地,總要某程度上對這些「潛規則」作出妥協。要做一個單純地專注音樂的歌手,有可能嗎? 李昊嘉告訴大家,她做到了。
繼2010年推出她的第一張碟後,李昊嘉(嘉嘉)並沒有停下腳步,今年再推出第二張碟《Enchantment》。比賽期間,筆者欣賞的是她的歌聲:比賽後,更欣賞的是她對音樂獨有的想法和堅持。堅持不簽唱片公司,以自由人的身份,與監製張家誠合作,證明原來不按遊戲規則,只要保留一份對音樂質素的要求,仍然可以製造出好歌曲、把歌曲派台、拍攝mv、開音樂會。你可以說,她的確是較幸運地擁有資源和機遇去實踐夢想,但如果沒有無比的勇氣和信念,相信仍然很難做到她今天能完成的事。
"Enchantment",可以解作令人神往、令人迷醉、喜悅的,相信就是用來形容嘉嘉的歌聲給人的感覺。全碟有七首新的作品,加上三首舊作。相比起她的第一張碟,《Enchantment》更加富有Hi-fi碟的特色,也更加接近筆者自比賽時希望她將來會走的路線。第一張碟,除了〈What a wonderful world〉之外,其餘的歌不管編曲和風格上都是跟從典型流行曲的楷模,雖然歌曲有一定水準,但總是覺得時下流行歌手多的是,走流行路線有點浪費了她的聲線。今次這張碟,與很多hi-fi碟一樣,翻唱歌的比例較多,而且多是acoustic的編曲,配樂非常清簡,務求把人聲的質感突顯出來,錄音方面亦比上一張碟有改進,用較好的音響便能聽出分別所在。
三首翻唱歌,當中兩首是經典粵語金曲,分別是張學友的〈情書〉和張國榮的〈追〉。當中〈情書〉一曲,由著名音樂人Ted Lo等把歌手重新打造出與原唱版本截然不同的爵士風格。筆者近日在衛蘭的3000 day & night音樂會,有幸見識到世界級水準的band,令人難忘,當晚的keyboard手正是Ted Lo,令筆者更開始留意他。在富爵士味道的琴聲與結他襯托下,加上李昊嘉輕柔甜美的聲線和對節拍感的掌握,為這首老歌添上新鮮活潑的感覺。
而張國榮的〈追〉則是以近乎清唱方式,整首歌只有鋼琴伴奏,令嘉嘉的聲音聽起來很立體和細緻,可能如果筆者要提出一些意見,也許就是整首歌的呼吸聲較明顯,而且聽起來感覺仍是較為「舒服」,感情演繹未夠深入,不過情感比起比賽時,已是進步了不少。翻唱當中除了兩首廣東歌外,還有一首對她意義重大的英文歌,就是她在亞洲星光大道比賽當中,第一首參賽歌〈Vincent〉。這首英文老歌的原唱者是Don McLean,嘉嘉在比賽中唱的版本則是接近Celtic Woman 成員Chloe Agnew的版本。而收錄在唱片的版本,跟〈追〉一樣是用了純鋼琴伴奏,這是第一首吸引筆者注意嘉嘉的歌曲,一直很希望她會把這首歌錄成CD,現在終於可以把它珍藏了。
說完了翻唱歌,當然是要介紹一下幾首新歌。筆者最喜歡的一首是〈細訴〉,顧名思義,是一首細訴她自己的音樂歷程的歌。喜歡這首歌的原因很多,首先因為歌是嘉嘉自己作曲的,旋律有如為她自己度身訂造一樣,把她最佳的高音音域發揮出來,而且結他的編曲也非常清新可喜,突顯純樸的感覺,如果採用普通流行曲的編曲,可能效果就會落得較為平凡、不那麼完美了。還要讚一讚嘉嘉的演繹,溫暖而真摯,令人感受到她在訴說自己的故事。當一個音樂自由人,總要面對自己的歌未能廣為人道的無奈,但歌詞裡表現出她正面、積極的態度,要為欣賞她的人繼續唱下去,「旋律中聽見 我是我」,能夠忠於自我,也是一種幸福。
自家製MV,不遜於唱片公司的製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Hi 晴海,
回覆刪除我想解釋一下嘉嘉在追呼吸聲的問題,嘉嘉以往呼吸聲是較細,為何今次在"追"比較明顯,其實"追"所用咪靈敏度較高,呼吸聲被放大,CD一般在未出街前會tune細過大的呼吸聲,我曾提出這問題,但監製覺得問題不大,最後決定原汁原味.所以不作改動. 至於"追"感情方面,嘉嘉傾向用一種無耐的演繹,希望妳喜歡這隻enchantment CD,
多謝妳的意見
Ben
哈哈, 多謝分享. 呢張CD真係更加展顯到嘉嘉純淨柔美的聲線, 我覺得古典與流行MIX的旋律都幾啱佢. <Vencent > & <What A Worderful Word>演譯很清新.,〈模稜兩可〉即有好像之前<小寵愛》一樣令人驚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