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2012政改 - 鷸蚌相爭, 漁人"得利"?

很久都沒有寫時事評論了, 寫一篇時事評論的功夫, 可能要用上寫一篇音樂評論所花的時間的幾倍, 所以每次有寫的衝動都為之卻步。不過, 政改的確是近日一個重要的議題, 對於將來都有深遠影響, 覺得應把我今日的看法記下作為日後重溫之用。


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幾個與政改相關的重要事件:


一、公投


今年5月, 公民黨連同社民連五位立法會議員透過退出立法會產生補選, 讓市民就普選的議題以投票方式表決 ("公投")。他們說, 補選投票的重點不在於投票給誰, 而是用參與投票來表達對普選的訴求。最後, 是次投票率只有17.1%, 遠低於兩黨預期, 不論兩黨發言人如何強調五十萬人的意見不容忽視, 但始終不能否認策略失敗的結論。更令人心痛的是, 政府有了把柄, 可以指控兩黨多此一舉,浪費資源, 創下史上最低投票率, 而且做法跟民意背道而馳。但事實是否如此?


1. 首先, 以是次補選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作指控, 既可笑又荒謬, 難得政府可以不斷重複提及, 還振振有詞。一個是"補選", 一個是正式"立法會選舉", 論規模, 論候選人數目和參選政黨的數目, 都不是apple to apple的比較, 豈能作出如此結論?


2. 香港人不習慣就一個議題作公投表決, 我想, 即使沒有參與公投的市民, 難度他們不想有普選的一天嗎? 我相信社會上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希望達成普選, 不過他們不認為退會公投是一個有用的途徑, 因為根本改變不了事實。另一方面, 參與公投的市民也不一定是支持普選, 可能只是盡公民責任 (票站民意調查中多數人都是如此想), 所以以公投的投票率代表市民對普選的訴求並不恰當, 這是公社兩黨的估計錯誤。


3. 政府就公投一事作出多重阻礙, 例如稱事次公投將浪費1.5億公帑, 誰人知道這"1.5億公帑"如何用, 是否真的有此需要? 只不過是用來指控公社兩黨浪費公帑多生事端。投票站也是設在較不方便的位置, 意圖在能力範圍內作出最大阻撓。


4. 如果所有的民主派能團結起來, 投票率也不至於落得如此慘淡, 但民主派的主流力量民主黨並不贊成公投, 分薄票源之餘, 也醞釀了日後的取向分歧。


雖然筆者並不太喜歡社民連的作風, 但覺得他們就公投未如理想採取"我衰左, 我認"的態度值得一讚, 總比政府把05政改通過失敗的責任推卸到民主派身上, 來得有骨氣。


========================================


二、起錨與政改辯論


政府以為公投失敗, 自己形勢大好, 急急開始展開行動。


首先, 對於那些反對公投的民主黨議員大表好意, 除了早前安排他們參觀上海世博, 還破天荒安排他們跟中聯辨副主任李剛會面。對於是次會面, 社會的意見是毀譽參半, 有人支持這種以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人不認同跟中央談話會有進展, 不過那時候大家對民主黨的感覺還是正面多於負面, 而公社兩黨與民主黨的分歧亦進一步擴大。


另一方面, 為了宣傳政改, 一連串的"起錨"運動隨即展開。可是, 政府忽視了上述#2的人仕, 即那些既不認同公投, 也不支持政府方案的人的數目, 充滿官腔的宣傳手法, 閃縮的落區行動, 不僅未能收宣傳之效, 還變成"反宣傳", 引來不少輿論笑話。


政府另一個宣傳政改的活動, 是邀請了公民黨主席余若薇進行政改辯論。曾特首的辯才與余若薇有一段距離, 這樣的一個邀請用意實在匪夷所思, 本來是一個有誠意的舉動, 也令人期待政府將如何闡述政改的重點以及回應反對派的提問。可惜看了整個辯論, 大部分的時間竟然不是用於"闡述政改", 而是用於"攻擊公民黨";  特首的應對陳腔濫調, 內容空洞無物, 問非所答 (可能本身的政改方案已欠說服力) 與余若薇的機智大方大相逕庭。政改辯論沒有讓聽眾更深入了解政改, 反而讓大家看透了政改方案含糊取巧的地方, 辯論後, 民意更一度支持余若薇, 政府這場政治騷做得徹底失敗。


筆者想, 股市也有market sentiment, 如果公投是在這次政改辯論之後才舉行, 得出的投票率會否有改善?


======================================


三、從舊方案到新方案


一場政改辯論, 跟政府改變方案的決定有何關係? 有一說法是, 政府經歷政改辯論後, 民意盡失, 加上民主黨曾表明多數會投反對票, 政改通過無望, 所以改變方案。筆者覺得有另一個可能性, 就是政府早已知道有"疑似民主黨方案"的最後武器, 其實已經勝券在握, 所以給公民黨出點風頭, "拿點彩", 沒所謂吧!


為何新方案是"疑似"民主黨方案?  原來據退黨的鄭家富說, 民主黨原先是有三項要求, 其中一項是現今的區議會改良方案, 但最重要的兩項 - 承諾取消功能組別和要有終極普選時間表, 在新方案都沒有提及, 所以新方案只可以說是部分的民主黨方案。但政府說成是"民主黨方案", 無非是把責任加諸民主黨上, 大家對方案有甚麼微言都可怪罪於民主黨, 如此命名亦令民主黨有壓力要為這個不完全的"民主黨方案"投下贊成票。加上政府採取快刀斬亂麻之策, 社會根本沒有充分時間消化吸收和討論, 就要急於通過方案。 


筆者認為, 新方案所提出的質變, 雖然似是增加了新加的五席功能組別選舉辦法的透明度和市民的參與度, 但始終跟傳統的直選議席有一段距離, 而且這五個功能組別議席本來是不存在的, 是新加上去的, 對於本來已有的三十席功能組別, 新方案沒有任何改善, 所以新方案不但沒有走近大眾希望取消功能組別的目標, 甚至是愈走愈遠。    (舉個簡單例子: 一間公司的廠房本來生產兩種產品 - 手錶和錢包; 大部分人都認同公司長遠目標是不再生產錢包, 所有資源都用來生產手錶。於是有人提出一個建議:  "下年我們的廠房, 每年生產多幾個手錶; 還有多幾個手袋, 這個手袋是新東西, 跟錢包不一樣啊, 而錢包下年繼續生產, 減產都不用。" 試問這樣一個建議, 與本來的目標"不再生產錢包", 可說得上是向前走了一步嗎?)


=====================================


四、誰贏? 誰輸?


政改事件發展至今, 最後得到如此結果, 不得不佩服幕後策劃整個故事的人的"智慧"。


本文命題中"鷸蚌相爭", "鷸蚌"當然就是指公社兩黨與民主黨。政改事件把本來目標一致的民主派撕裂成兩派, 民主黨輸的, 是被冠以"出賣民主"的罪名, 失去了一些失望的支持者 (包括筆者在內)。公民黨輸的, 是在政改議題上失去了一個強大盟友, 而且被部分人捇黑成為激進份子。社民連輸的, 是對民主黨指摘反抗的強硬態度, 盡失人心。


這件事中, 最大的贏家當然是政府, 政改通過了, 終於可以給中央一個交代了。政府就是"漁人", 透過分裂民主派, 削弱其勢力, 自己獨贏。這次政改對政府還有一個好處, 由於反對派內部都不能團結, 政府日後的阻力更少, 未來推行政策將更暢通無阻。


建制派也不見得是贏, 今次要他們被迫接受"民主黨方案", 有些人心裡仍不服氣。


至於市民呢? 政改方案對社會將來的民主發展是福是禍, 需要等待時間證明, 但更令筆者擔憂的是事件引起香港政治形態的轉變。因為事件讓大家知道, 民主黨已不再是"反對黨"了。一個健全的民主社會, 是絕對需要有一定勢力的反對聲音, 這些反對聲音的作用是監察政府, 使當權政府不能為所欲為, 要謹言慎行, 為市民著想, 因為如果政府出錯, 將成為反對派的把柄。歷史告訴大家, "反對"不等於"停滯不前", 七一50萬人上街, 換來了23條撤回, 董建華下台; 05政改被否決, 換來了"2017","2020"兩個明確的普選日子承諾。所以只有把市民的意見明確地反映, 才是推動民主的最佳方法。當今民主黨輕言讓步, 表面上是和諧, 實際上是妥協, 日後當再討論關乎大是大非的民主議題, 我們能否指望民主黨為我們爭取呢? 當反對派聲勢愈來愈弱, 社會漸漸只有一種聲音當道, 筆者認為, 市民都是輸了。


那麼有人問, 政府贏, 市民輸, 我們的政府不是本應跟市民坐在同一條船上嗎? 只要大家看看政府宣傳政改時的態度, 特首在政改辯論中只說功能組別將"完成歷史任務"而絕口不提"取消", 對於公民黨屢次提出普選路線圖的要求充耳不聞, 只是不斷強調"我差幾票就過啦", 落區宣傳時面對大批反對的群眾時竟對著眼前支持者說"我們才是多數".... 如此種種例子, 誠意何在?   還是明報社論說得好, 政府在振臂高呼勝利的同時, 社會上、議會內卻承受著被分化的代價, 某沒良心的官員事後還對部分黨派議員單單打打一沉百踩, 一個置民意於不顧, 為求達成目的不惜一切的政府, 給你贏了又如何?  終有一天, 民心背向, 今天似是漁人"得利"的政府必承受其後果。


 


~~~~~~~~~~~~~~~~~~~~~~~~~~~~~


後記:


筆者多年來支持民主黨, 現在放棄支持, 內心是不好過的, 但對於他們的決定, 多少會有點兒失望, 暫時的確沒有繼續支持的理由。民主黨今後需要努力重建形象, 以行動說服大家他們對爭取普選的誠意。 不過這次政改事件總有點得著的, 就是讓筆者繼李柱銘和陳方安生後, 找到第三位值得敬佩的政治人物, 這人就是余若薇。一個民主派議員應有的"態度溫和, 立場堅定", 在她身上找到最佳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